六月西安,骄阳似火。6月27日晚,随着最后一场演出的全体演员上台登场谢幕,宝鸡文理学院西安校友分会策划的陕歌大剧院观演活动顺利结束。这场以 “凝聚校友力量,传承非遗文化” 为主题的活动,不仅让百余位校友及家人沉浸式感受到陕西非遗文化的魅力,更搭建起跨越岁月的情感桥梁,让校友情谊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

活动现场,签名台前人头攒动。校友分会理事薛瑛(1996级电子电气工程系)和热心校友袁彩霞(1997级电子电气工程系),及校友家属张海龙(校友分会副秘书长薛勇公司骨干员工),亲切的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校友打招呼,积极联络安排观演工作。白发苍苍的老校友与青春洋溢的年轻校友相谈甚欢,《秦娃娃》与《仿唐乐舞》两场演出如双璧辉映,为校友们开启了时空交错的艺术之旅。

《秦娃娃》将陕西地域文化中的民俗风情熔铸成生动的舞台语言 —— 秦腔以其激昂的唱腔展现独特魅力;华阴老腔的粗犷呐喊,搭配板胡、梆子齐鸣,尽显关中人的豪迈;皮影戏利用光影,通过操纵透明皮影人物讲述故事;碗碗腔作为传统戏曲剧种,有着独特的音韵和节奏感;杖头木偶通过演员操控,动作表情灵动;戏曲技巧展示则包含如 “飘彩” 等绝活,演员舞动五色丝线在空中形成美丽图案 ……台下的校友们不禁拍手鼓掌,曾经的记忆与眼前的艺术场景悄然重叠。

夜幕降临,《仿唐乐舞》将盛唐气象复刻于舞台之上。该剧目从1982年在西安首演至今,荣获多项大奖,演出24000余场,观众达1000万人次,被誉为中国第一台仿古乐舞,是陕西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。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,向观众展现了盛唐时期的辉煌与繁荣。校友们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长安宫廷,在光影交错中触摸到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。“太震撼了!这种沉浸式文化体验,比书本上的文字更能让人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生命力。”一位校友观演后感慨道。

“扫码发布观演感悟,助力非遗破圈” 的倡议,让校友们从观众变身为文化传播者,将观演热情转化为实际的文化赋能行动。

“这次活动不是终点,而是校友深度联络的起点。”西安校友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周伟东表示,“我们后续还将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,常态化为校友间沟通交流架设桥梁和纽带。”
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标志着宝文理西安校友分会在 “文化凝聚、情感共鸣、资源共享” 方面迈出了新的探索。正如一位参与活动的校友在朋友圈写道:“在陕歌的舞台上,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,也感受到了母校与校友的联结。这场观剧之旅,是艺术的盛宴,更是心灵的归航。”
部分校友感言摘录:
1978级政教系(现政法学院)校友赵博:谢谢宝文理西安校友分会,谢谢薛勇,薛瑛等热心承办的校友和公司员工。我和家人看了《秦娃娃》和《仿唐乐舞》,陕歌的演出很成功。欢迎西安校友分会用各种渠道联络校友,增强宝文理人的凝聚力。
校友梅儿(微信昵称):谢谢校友会的组织者,你们辛苦啦,演出特别精彩……
1997级中文系(现文学与传播学院)校友赵素萍写下一首小诗:“非常感谢:薛勇薛瑛,组织校友,陕歌相聚。台上台下,形式独特,歌舞戏剧,场场精彩!秦川娃娃,率先登台,商洛花鼓,关中秦戏,华阴老腔,锣鼓合击,塞北腰鼓,唢呐面具,皮影木偶,笙箫口技…一剧即览,陕西非遗。仿唐乐舞,再创新意。华清踏歌,大唐乐礼,水袖飞舞,丝绢翻转,帽翅摇翎,霓裳羽衣,双语解说,惊艳老外,雁塔佛光,普照大地。昨日观剧,信手随记,且为校友,抛砖引玉。”